導語:醫院里,有一群神秘人,他們每天和儀器、試管“打交道”,“與世隔絕”專注于微觀世界,對著長相各異的細胞指指點點,他們是所有人都聽過、但又不甚了解的“檢驗人”,他們都在忙乎啥呢?
所謂診療,即“診斷治療”,診斷準確才能治療有效,醫生的診療方案,“檢驗人”的一張張檢驗報告至關重要。
下面,一名患者的診療經歷說明:“檢驗牛人”的加持對血液病精準診斷有多么重要。
這是一位中年女性患者,一年半前在當地醫院診斷為“急性B細胞性淋巴細胞白血病”,采用急淋的標準VDP方案治療,因療效不佳入我院,經過我院檢驗人對原發病的精準評估,修正診斷為“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,淋巴瘤白血病”,調整誘導治療方案并針對性予自體干細胞移植鞏固,至今原發病深度緩解無病生存。
如何發現患者是
“淋巴瘤”而非“急淋”?
血液病的診斷高度依賴骨髓形態學、免疫學、細胞遺傳學以及分子生物學。初診時,依據骨髓形態學結果,診斷為“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“,并按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標準治療,疾病持續不能控制,病人焦急萬分,轉入我院,臨床與檢驗人反復溝通,結合形態學、尤其是“壞細胞”的免疫表型及其他特殊檢驗結果,修正診斷為“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,淋巴瘤白血病”,并以此為依據,調整診療方案,一程化療疾病就獲得深度緩解。
骨髓涂片中異常細胞占46.0%,此類細胞胞體相對略偏大,多呈類圓形或圓形,胞漿量相對偏少染灰藍色,胞核多呈類圓形及扭曲凹陷形,部分細胞可見明顯核切跡,核染色質相對疏松,隱約至明顯可見1-2個核仁殘跡,形態上與典型的急淋白血病細胞尚有區別。
然而,好景不長,常規腰穿腦脊液甩片再次發現不典型淋巴細胞,患者無任何中樞累及癥狀,臨床與檢驗人反復溝通,考慮淋巴瘤中樞累及,再次調整治療策略,選用可以穿透血腦屏障的藥物。經過2程治療,顱內以及外周腫瘤徹底清除,腫瘤細胞對化療敏感,進一步予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鞏固,疾病持續深度的緩解,長期無病生存。
血液病的精準診治背后
是一張張的 “檢驗報告”
血液病有效治療方案的確定,高度依賴實驗室、檢驗人的MICM分型。即通過細胞形態學(Morphology)、細胞免疫學(Immunology)、細胞遺傳學(Cytogenetics)、分子生物學(Molecular biology)全方位多層次對白血病進行診斷分型,并提示預后,指導治療,診斷的準確性直接決定治療的有效性。
他們是“隱形”偵探,
是醫療戰線上的“福爾摩斯”。
神秘的“實驗室”中,檢驗人全神貫注于微觀世界的觀察,不斷尋找各種疾病的致病原因,無數次的實驗、培養和檢測才凝聚成臨床上的一份完整、精確的診斷報告。
血液病的精準診治離不開實驗室的神力加持。即便不為眾人所熟知,檢驗科的“福爾摩斯”們依然每天奮戰在一線,用它們敏銳的嗅覺,智慧的頭腦,為救治患者而不斷努力。他們,是“隱形”的偵探,隱秘而偉大!
上一篇: 中國醫師節 | 致敬"新時代最可愛的人"